【散文】宁静诸葛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1-30 10:55:17

诸葛村去过很多次。
每次去都像回到老家一样熟悉,丞相祠堂、大公堂、百草园,甚至哪条弄堂,哪座建筑,几乎闭着眼睛都可以指出来。
最早的一次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诸葛村还未开发成景点。那时候的大公堂是村里的老年活动室,许多老人会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用一种中国传统的休闲方式打发时光。那时候或许想不到有一天他们喝茶聊天的地方能为村里带来财富。
现在的诸葛村已经成为古村落旅游热点,游客像洪水一样来了一拨又一拨。那些喝茶打牌的老人也没闲着,在家门口支个木板,摆上几包咸菜干、萝卜丝,抑或罗盘、孔明锁什么的,也不吆喝,静静地守着,游客要买,给个不亏的价钱就行。老人并不是冲着游客的钱,只是没点事心里空落,摆个摊守着日子充实。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部,是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村中现有人口5000余人,其中诸葛亮后裔有4000余人,是一个建筑独特、人口众多、规模庞大的现代古村落。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处,并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民居的典范,也是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被费孝通先生誉为“八卦奇村,华夏一绝”。村中传承至今的“诸葛古村落营造技艺”、“诸葛后裔祭祖”等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人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自元代中期诸葛亮第27世孙诸葛大狮迁居此地以来,亲自设计村落布局,兴建祭祖宗祠,强化家族观念,谨遵祖训,信守家规,从未改变过初衷。漫步村中,你能体会到那种不慌不忙的宁静带来的恒久。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名利的浮躁,仿佛这里的空气都是甘甜的,这里的时间都是静止的。老人坐在暖暖的阳光里,眯着眼打着盹,宁静而安祥;孩子们在空地里相互追逐着、嬉笑着,天真而烂漫;几只小鸭在门前的水塘里悠闲地游着,一只黄色的狗儿卧在老人的椅子边上,警惕的眼神不停地扫视着来来去去的路人,却没有一丝凶光……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其后裔谨遵祖上训导,在诸葛村大力发展中医药,并向外拓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明清中药业繁盛时期,诸葛人在全国各地开设药店数百家,从业人数千人,远及陕西、山东、上海、广东、香港等地,近则省内各县市都有诸葛人的影子,他们师徒相带、亲邻相帮、父子相承、代代相传,形成“诸葛药帮”,为业界所闻名。像生生堂、恒山堂、天一堂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药店老字号,特别是由诸葛亮47世孙诸葛棠斋创办的天一堂为当时名号,堂内挂有“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但得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等联,经营以诚信与善德为首。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千百年来,诸葛村人正是把诸葛亮的《诫子书》奉为家训经典,修身养德,励精治性,淡泊宁静,代有人出:明英宗年间天下闹饥荒,饥民遍野,第32世孙诸葛吉慷慨出谷1121石赈济灾民,受到皇帝嘉奖,赐予“敕旌尚义之门”匾额,至今悬挂于诸葛村的大公堂;明嘉靖年间,第40世孙诸葛岘官至刑科给事中,立朝端正,忠直敢言,不图名利,弹劾奸侫,正气浩然,后因劳累病死任上;第43世孙诸葛諟任山西怀仁知县十余年未有过一次断案不公事件,百姓安居乐业,其三次提拨升迁都被百姓挽留;第45世孙诸葛槐到外地任职不带家眷,不收百姓一粟一厘,深得民心……自明清以来,全村有进士7人,举人12人,各类正途贡生43人,在《光绪兰溪县志》上有列传的39人,受到各种嘉奖的有200多人。一代又一代诸葛裔孙秉承先祖遗风,为官者淡泊名利、勤政廉洁、严于自律、不受不污,为民者笃守品行、勤劳务实、艰苦创业、宁静安然,让生活在简单与雅致中过得更加美好。
记得有一次陪诗人刘湛秋去诸葛,他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村,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在诗中写道:“让浮躁生活静下来/静于江南的梅雨中/听下塘狗吠与棒棰声/任青苔牵到幽远……”在诗人的眼里,诸葛村的宁静就是老屋檐下的雨滴声、乡村之夜的狗叫声和水边埠头浣纱女的棰衣声,就是弄堂里让鞋底磨光了的青石板、台阶上湿漉漉的青苔和窗外依墙望月的芭蕉叶……我想诸葛村的这种宁静是与生俱来的,是长在诸葛人的骨子里的,凝固在诸葛村的空气中的。如今这种宁静与恒久就像日夜思念的乡愁,在这个充满名利与浮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有一天你想静静了,就来诸葛走一走。世界这么大,静静很稀缺。静静是治疗乡愁的一剂良药。


兰溪三白草堂


    微信号:lxyangtai2016
三白草堂,文学梦想;麓人悟道,无处可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