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晓 | “后天”的终局想象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05 16:57:56



听说最近各场沙龙都比较踊跃,其实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个梦想,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梦想。


因为关于未来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但又是非常非常难有一个答案的。每个人都想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的困难。比如现在是2016年,如果我们回到十年前的2006年,那个时候你对今天知道多少?


我们是互联网行业,现在云计算、大数据都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如果不谈这两个概念基本上没有办法理解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发生的事情,但是十年前的2006年有谁听说过大数据?谁听说过云计算?没有人,所以一旦想到这一点,我们再来谈2026年你能知道什么,真的是没有什么把握。2026年一定还会在相当程度上出现类似于十年前我们没有想到的今天会出现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这样的东西,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知道未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深刻的冲突,我们这么想知道最后又这么知道不了?这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种非常深刻的矛盾,我们的思维经常是线性的、是简单的,而现实往往又是非线性和复杂的。就是说我们的思维经常很难面对和处理一些复杂的、非线性的东西,或者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为一种简单的东西,把非线性的东西简化成一种线性的东西。


同样的,增长的时候我们也面临着这种困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明年可能还会增长百分之十,我们会这样思考问题,按照一条直线就可以预测明年是怎么回事。但如果是非线性的曲线或者指数级而不是算数级的增长,我们经常会显得无能为力,一切的预言都会被打破。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到1995年这二十多年的历史,甚至再往一点来说,一直追溯到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同样如此。一个非常著名的预测是IBM的一位老总说的,未来这么强大的计算机全世界需要多少呢?他算来算去认为只需要五台,类似这样的预测太多太多了。

    

面对这样的非线性指数性增长,我们还是希望知道未来,那怎么办?除了计算之外我们还有一种能力,就是想像。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本书叫做《人类简史》,给了我特别深刻的感受,就是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其实就是靠两个字“想像”,一切都是想像。这种想像能够帮助我们走到未来,这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但是我们的想像又经常被一些东西束缚住,前一段时间我在公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要做一只自觉的井底之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在和别人争论和吵架的时候都觉得别人是井底之蛙,实际上包括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无一例外都是井底之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和见,我们把这种知和见挖成了一个井自己跳了进去,同时局限了我们的认知,认为别人是井底之蛙而自己不是。最糟糕的是,不是你呆在一口小井里,最危险的是你呆在的是一口大井里,要是呆在一口小井里面的话你还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是在一口井里。


比如北京人和上海人把来自三四线的城市的人叫做乡下人一样,就像我们待在大企业、大单位里面,意识不到自己待在一口井里。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跳出来,看一看别的井里的青蛙能看到什么、交流什么。所以这个世界上多元化是非常好的,因为不同井里的青蛙可以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尽管大家都在井里,但是总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视野拓展了,关于明天和后天的想像就不一样了,所以这是想像给我们带来的关于未来的看法。

    

为什么说我们在这个时代关于未来的想像会变得特别的重要?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得特别快,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处于转型期。这种时间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可能都不算太长,也就是说人类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是很平稳的,但是偏偏有那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是这样发展的。


我们既很幸运又不很幸运,正好是处于这个阶段,这样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今天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是按照一般的延伸一下。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简单地从今天出发来看明天就会导致对明天严重的低估,那么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在面临大变革的时候刚开始的增长会非常缓慢,然后会比较快,最后又会慢下来。所以我们就要看得远一点,既然从今天到明天比较难,那么从后天到明天可不可以?后天从哪里来?就从想像中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从后天出发来看明天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阿里巴巴十多年来走过的路,这些年来阿里巴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终局判断”。这是什么概念呢?很多人在面向未来的时候经常说今天有什么资源、今天有什么机遇、今天有什么竞争对话,我应该做什么来计划明天。但阿里巴巴更多的不是这样做的,比如今天一帮人聚在一起想像最终会怎么样,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电子商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然后从终局出发再看明天我们应该做什么,按照十年以后的结局规划三年以后的发展。


大家知道云计算阿里做得比较强大,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终局判断,就是未来所有的计算都是公共服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每个小的单位都有自己的发电车间,每个镇、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发电厂,就像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和服务器一样,,乃至于今天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哪个电厂发出来的。这就和陈宇先生一会儿要跟大家讲的有关系,过去你看得有多久,关于未来就能够预见的有多远。计算领域可能会再现在电的领域发生过的事情,这样的终局判断才导致了云计算的投入。


由此出发的话,我们提出了一个观念,叫做“后天观”。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从今天到明天很难,从后天到明天比较容易,说的就是在变革时期怎么才能应对和布局。互联网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其实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今天我们是三个相距比较远的桥,我们希望离得越远越好,这样交流达成的成果就会更多。


中国有一个策划大师叫王志刚,他曾经有过一个比喻,就是中国像一条龙,什么样的龙呢?这条龙的龙头在信息时代的云端,龙身子在工业时代的半空,。陈宇老师一定程度上也是经历了我们国家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尽管也是一个井底之蛙,但是这口井蛮大的。陈宇老师做过大学教授,做过政府部门的司局长,好多职业链条体系都是陈宇老师创建起来的,现在也是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的所长,曾经做过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我对他最深的印象是思想,不管是对过去历史的纵深还是对未来的前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陈宇老师也是跨三界的桥。


岳路平和他尽管坐得挺近,其实离得挺远,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他。如果说他是艺术家,他一定会说我太Low了,你才是艺术家,你全家都是艺术家。他在大学里曾经是学中国画的,后来又开始搞当代艺术,然后又觉得当代艺术太Low了。我曾经恭维他说是最懂互联网和IT的艺术家,他说也不对,肯定有问题。其实今天我最希望能够到场的就是岳路平,因为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事就是解构,我们说了一二三四貌似非常有条理的话,岳路平一来条理就全部被他化为无形,然而你在被他摧毁的同时又可以顽强地站起来,整合出一些真正新的东西。这是一个特别有助于我们每个人跳出井底的青蛙,也是帮助其它青蛙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


今天我是一个服务员,这里只是开个场,剩下破壳的时间就交给陈宇老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