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李萌| 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 2017年第1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6-08 13:10:37

【提要】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未来打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结合2016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的研究制定工作,通过开展上海市居民行为特征的实证调查,挖掘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未来需求之间的差异和问题,作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社区空间品质的切入点。基于实证调查,围绕居住、就业、服务、交通以及休闲五个系统,从开放活力、功能复合、服务精准、步行可达和绿色休闲五个方向提出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层面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居民行为特征;开放活力;功能复合;服务精准;步行可达;绿色休闲

(全文刊载于《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1期,限于公众号篇幅,此处有删减) 


在编的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元,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在此背景下,、落实本市总体规划相关要求,上海市规土局启动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的研究制定工作,希望在现行《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底线控制基础上,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以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为方向,提出更高要求和理念导向,指导上海社区层面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为确保《导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需要明确目前上海社区层面规划和空间供给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应着重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因此,有必要开展上海居民行为特征的实证调查,以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未来需求之间的差异和问题为切入点,作为未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社区空间品质的重点方向,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内涵释义

 

1.1 国外生活圈规划研究和实践

 

生活圈概念最早始于日本,随后扩散至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亚洲国家与地区,其研究与实践的空间尺度涵盖了区域、城市到社区各个层面,且均有不同的适用内涵(表1)。

社区生活圈规划包含了各种以社区为对象开展的规划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且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即以打造社区生活圈为目标,深入到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空间,重点研究社区空间规划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居民日常生活规律的提炼,转译为空间规划配置依据,从而确保规划更好地贴近和匹配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空间规划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向更加健康、绿色和活力的方式转变。社区生活圈规划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当今社区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

 

1.2 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适宜圈域规模

 

社区生活圈作为上海打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与日本的定住圈和韩国的小生活圈类似,应涵盖居民一日至一周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并强调在一般人可承受的15min步行范围内可达。以15min步行距离测算社区生活圈范围约为3-5km2,基本与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规模一致,可容纳常住人口约5-10万人。当人口密度为1-3万人/km2时,更有利于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圈(图1)。

 

1.3 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以物质、经济目标为主要指向的传统社区规划方法也亟待转型。反思目前上海详规层面的社区规划编制方法和标准,整体上仍然以自上而下的物质规划和公平分配为主。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例,虽然《技术准则》在导向上提出“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进行差异化的配置”,但在标准上仍然是依据规划人口进行千人指标的底线配置,统一的配置标准和当今多样化社区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设施在实际使用中供不应求或人气不足的现象。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正是应对新常态下多元化的社区发展需求,在传统物质规划方法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尝试从社区居民行为需求的角度优化调整空间供给,形成以人的生活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关注社区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效、更高质的社区层面规划。

 

2 居民行为特征和需求调查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上海居民现状社区生活特征和未来需求,归纳不同人群的需求偏好,挖掘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的分异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未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点方向。笔者采用网络发放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数量近200份。总体来看,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收入水平等个人属性对居民的社区行为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则是影响个体需求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下文就不同年龄群体的社区行为特征和需求展开分析,主要聚焦在老人(60至69岁以及70岁以上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0至3岁以及3岁至19岁年龄段) 和中青年(20至59岁年龄段)三类群体。

 

2.1 不同年龄群体的基本行为特征

 

通过工作日和周末的出行轨迹调查,总结现状各类人群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和社区活动特征(表2)。总体来看,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参与程度,基本随年龄增长呈现出向上微笑曲线(图2)。

 

一是儿童和老人的社区活动参与度较高,是社区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老人和儿童的日常活动都在社区内部高度集中。

 

二是中青年上班族的社区参与度较低,普遍缺少以社区内为联系的社交生活。中青年工作日的出行轨迹简单规律,主要为家庭和工作两点一线,除了一些日常必要行为如上下班途中接送儿童,去菜场买菜或超市购物等,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时间非常少,交往互动的机会也相应较少。同时,中青年在周末并没有因为个人时间的增加而更多地参与社区,反而更倾向于社区以外的远距离出行。

 

2.2 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使用特征和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在设施的使用时间、使用类型等方面需求均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对基础保障类服务需求度较高,使用时间集中在日间。老人和儿童对基础保障类设施如菜场、超市、养老照料类等设施需求度明显高于青中年(图3)

 

二是中青年对新兴提升型服务的需求度较高,使用时间多为下班后和周末。从未来需求来看,青中年群体在社区参与活动上则表达出强烈的意愿,在提升型设施类型上,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三类(平均需求度超过30%)。


2.3 步行行为特征和需求分析

 

调查发现,尽管受访居民步行意愿较高,但实际生活中步行出行比例则较低。大多数居民均认同步行的重要性,约84%的居民将步行作为未来首要的出行方式,同时约40%的居民对健身锻炼、散步遛狗等休闲步行也提出了较高诉求。但从现状实际情况来看,受访居民的平均步行出行比例约42%,仅为需求比例的一半。阻碍居民步行出行的原因主要集中为目的地距离太远、步行绕路不方便以及步行环境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等。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年龄群体的步行出行需求显著不同,具体表现为:

 

一是70岁以上老人和3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对家与目的地的步行可达性要求较高,步行距离和时间是首要考虑因素。(图4)。

 

二是60至69岁老人、3至19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不仅对家与目的地的步行可达性要求较高,同时也关注目的地之间的步行便捷联系。

 

三是中青年对步行趣味性和愉悦度要求较高,期望步行兼顾逛街购物、休闲健身等功能。


2.4 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需求分异的问题总结


2.4.1 社区空间缺乏活力,邻里交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规划层面来看,当前社区的“活力”和“交往”问题主要归结为:一是在空间尺度方面,城市社区长期受制于大规模的“封闭小区”模式下发展,过大的街区尺度缩短了街道的长度,同时消极的围墙边界也削弱了街道行走的乐趣,导致社区内部活力长期得不到发育空间。二是在土地使用方面,社区内居住和就业(如商业、商务办公等)的适度平衡和混合布局往往被忽视,经调查发现仅6%的居民在社区内工作,一些大型居住社区在工作日往往呈现“睡城”趋势。三是在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方面,游憩休闲空间是萌发交往活动,发展社区活力的重要场所,但当前社区内缺少吸引力的休闲空间和单调无趣的社区活动,导致中青年上班族一方面渴求交往,另一方面又不愿占用额外时间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以上种种问题的叠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现状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力的困境。

 

2.4.2 社区服务配置单一,提升型社区服务诉求应对不足

 

目前上海社区层面的设施配置虽体现了较好的公平性和均好性,但对社区的异质化需求应对不足,难免会造成服务资源的短缺或浪费。同时,社区居民对生活标准要求趋高,由关注基本生活保障正逐年向精神层面的提升型需求,现有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与这一转变趋势尚有一定脱节,尤其在康体健身、文化交往、全年龄段教育方面应对不足。未来对于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应重点从提升配置的灵活性,以及加强提升型社区服务设施两方面加强。

 

2.4.3 交通出行以车为本,绿色慢行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目前以车为本的交通模式以及大量新建的超大规模门禁小区,带来机动车干扰、出行线路不畅,步行环境舒适性低等诸多问题,使得居民实际步行出行的比例大幅降低。调查发现,居民选择步行会综合考虑可达性、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多种因素,同时不同年龄群体的居民对步行的需求特征呈现较大差异性,老人和儿童都较关注步行可达性,其中60至69岁老人和学龄儿童还对目的地之间的步行便捷联系提出较高要求,中青年群体则更加注重步行的趣味性和愉悦度,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这类群体对休闲步行的诉求日益增长。从空间配置的角度,准确分析和把握不同年龄群体的步行出行需求特征和规律,在步行范围内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是吸引居民步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提高步行出行比例,改善步行环境的重要方向。

 

3 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

 

3.1 开放活力:建构人性化的街区尺度和街道界面

 

3.1.1 倡导宜人的街区尺度和步行网络密度,鼓励推广街区制

 

基于上海目前路网条件基本达标的前提下,未来应重点提高社区步行的微循环能力,打造符合行人尺度的街区和街道。具体规划对策包括:

 

一是严控机动车路网密度。从人的体验和使用出发,在机动车路网密度上主城区和郊区采用统一标准,居住社区内道路间距宜小于200m,公共活动中心区内宜小于150m。二是步行网络密度直接影响居民步行出行的便捷性,建议居住社区的步行通道间距宜为100-180m,公共活动中心区和交通枢纽地区的步行通道间距宜为80-120m,确保居民穿行住宅或其他街坊的对角线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边边长的空间距离,都在300-500m步行较适宜的距离以内。三是结合步行路口间距控制,鼓励形成2-4hm2的住宅街坊规模,既有利于塑造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又不影响住宅地块塑造安全舒适的内部环境。

 

3.1.2 打造开放连续的街道界面,塑造街区活力

 

一是建议沿街功能混合,倡导沿街建筑的底层混合布局各类公共功能,购物、休闲等多元业态使社区居民的生活形成多种多样的交集,促进社区交往活动的发生;二是鼓励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沿街道布局,促进公共资源被更多的市民共享,同时鼓励多、高层住宅底层架空用作公共开放空间、绿化空间等公共用途,且24h开放使用。三是塑造活力街道界面,一方面在打造沿街建筑前区上,为与步行通道一体化设计预留可能,形成活力空间;另一方面倡导形成连续有序的建筑界面,塑造街道感觉。

 

3.2 功能复合:提供创业创新的就业环境

 

3.2.1 预留一定就业用地,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社区生活圈作为构建城市综合系统的基本空间单元,应视为一个居住、生活以及工作等多功能复合的有机整体,因此,除了居住、服务等功能以外,社区就业也应进行重点考虑。建议在社区生活圈内,通过功能的混合布局和土地复合利用,预留15%-25%比例的就业用地,主要包括商业、商务办公、公共服务设施等非居住用地类型,打造包容活力的社区就业环境。

 

3.2.2 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就业空间,激发社区创业创新潜能

 

社区内除预留一定的就业空间,还应激发社区创业潜能,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社区创业平台。具体规划对策包括,一是鼓励发展嵌入式创新空间,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在公共服务配套良好的地区,倡导依托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在临近地区提供科技创新空间;依托历史风貌区、旧工业厂房,提供文化创意空间。规模可以是一个小型园区,也可以是一幢或几幢楼宇。二是提倡建筑复合利用。在同一建筑中综合设置商业、办公、住宅等多种功能,提供便利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3.3 服务精准:提供覆盖不同人群的服务内容

 

3.3.1 应对未来社区多样化需求,建立基础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设施相结合的配置标准

 

明晰各类人群需求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性,采用基础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设施相结合的配置标准,共同确保设施供给的有效性。基础保障类设施作为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设施,是强制性设置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医疗等设施。品质提升类设施作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可根据人口结构、行为特征、居民需求等条件进行选择设置。基于前期调研的结论,建议围绕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三类丰富品质提升类设施(表3),并重点考虑传统设施在满足新兴社区需求方面的成长与适应性。

 

3.3.2 基于人口结构差异化配置社区服务,重点关注老人和儿童需求

 

建议在规划编制前期开展所在地区的人口结构调查,根据不同社区人口结构和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引导控制要求,尤其鼓励增加老幼照料空间。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社区总人口的25%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5%以上,需重点考虑老年人口相关设施,当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比超过10%以上,社区服务需加强考虑高龄人口医疗养护、日常托管、家庭护理等需求,按标准配置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室,全面覆盖老人保健康复、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多方面需求。当社区人口出生率较高,婴幼儿比例偏高时,则应加强福利设施中儿童养育功能的基础保障,相应增加0至3岁婴幼儿教养与托管设施。

 

3.3.3 探索灵活共享的使用机制,提升社区资源利用的弹性和效率

 

不同年龄群体在使用设施时间上的差异性能够提供设施灵活共享的解决方案,这要求规划编制对设施的配置和利用增加时间维度的考虑,通过对设施使用规律进行统筹性把握后,对其不同时间段的功能分配进行规划。一是针对新建设施,在征询行业部门同意的前提下,鼓励老年学校、职业培训中心等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享使用,共享培训教室、各类活动室等。鼓励社区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点共享使用,共享治疗室、床位等。二是针对已建设施,开放可分时段利用的社会资源,探索服务设施的灵活运作模式,解决现有人均配建指标不足的问题。如利用学生日间和上班族下班后使用设施时间的差异性,鼓励各类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需充分征询教育局及学校意见,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

 

3.4 步行可达:提高各类生活目的地的可达性

 

3.4.1 以步行可达作为设施配置的首要管控指标

 

建议将步行可达作为设施配置的首要管控指标,结合各类设施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情况,将设施细分为15min(800-1000m)、10min (500m)、5min (200-300m) 三种可达类型(表4),在评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时,重点针对设施的步行可达距离,划示服务覆盖范围,找寻步行服务盲区,作为设施配置的重点地区。

3.4.2 构建满足短距离出行需求的5min设施圈层

 

设施完善且可达性好的设施服务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老人、儿童的社区生活质量,应重点完善5min短距离出行需求的设施圈层,体现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对家与设施步行关联度的高要求。建议在5min圈层上尽量布局幼儿园、公园、养老设施以及菜场等设施,鼓励结合实际地区情况,针对地区老年、儿童居民日常生活进行调查,分析其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点,为社区合理布局老年和儿童服务设施提供支撑。

 

3.4.3 基于居民行为特征调查,实现设施空间布局与居民实际需求的有效契合

 

进行设施空间布局时,除了满足各类设施的步行服务半径需求,建议能够针对不同居民群体,充分摸清其活动规律和设施的使用节奏,优化设施空间配置的有效性。基于实证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对设施与设施之间的步行关联度需求,将高步行关联度的设施邻近布局,分别形成以儿童、老人以及上班族为核心使用人群的设施圈,可供规划布局时参考(图5)。

3.5 绿色休闲:构建人性化、高品质、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3.5.1 丰富公共空间类型,更加关注小型公共空间建设

 

有必要在社区级公共空间和小区内部绿地之间增加一个社区以下级公共空间层次,兼顾居民的使用质量并参考美国口袋公园以及日本小游园等用地规模,建议用地面积不小于400m2。在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背景下,小型公共空间建设应以存量空间的挖潜为主,一方面对各类零星的城市消极空间进行改造设计,另一方面可结合城市更新推动私人用地内部的附属公共空间24h对外开放,并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相连接,有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使用的便捷性。

 

3.5.2 强化可达性和使用性,提升公共空间服务水平

 

在规模布局和空间设计上,公共空间应从重指标、轻功能向重使用、重效能转变。一是注重公共空间的步行可达覆盖率,而不强求单个空间的用地规模。从居民的日常实际使用需求来看,多数休闲活动对空间规模的要求较低,而对步行可达性要求较高。目前中心城控规汇总公共绿地的可达覆盖率为88.7%,可达性较好,但按照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每个社区生活圈可达率达到90%以上) 仍需进一步提高,建议小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米,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活动中心区以及居住人口密度大于2.5万人/km2的居住社区内,小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0m。二是在空间设计上应以人的使用为导向,提供舒适宜人的空间适度。目前公共空间建设缺乏对居民使用活动需求的内涵研究,以简单的绿化种植或硬地铺装为主,导致公共空间的低效使用,建议公共空间设计应深入研究居民的人口构成和需求特征,尤其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效能。

 

4 结语

 

当前我们对于“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构建以及规划对策研究,仅仅是上海在存量更新时代探索社区层面规划转型工作的开始,实证调查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还需要扩展范围,继续深入研究。同时对于已形成的《导则》,未来通过试点实践,总结应用情况,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upforum@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