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国人育儿不输欧美 老海报揭示八大永恒教育主题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8-26 10:02:23

回复“亲子热文”即可阅读:父母之争祸及孩子身与心


  继叶圣陶等人编写的《民国语文课本》在众家长中广为流传以后,最近又有一套1952年的海报成为大家的焦点,其中话语朴实贴近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当时教育者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并不亚于现今崇尚自由自在、热爱生活的欧美教育!


8张海报关于8大主题:

同情与爱护

父母之爱

性教育

关于死的问题

勇敢与惧怕

嫉妒与公平

发展想象力

•关于好奇心


海报一

“鼓励小朋友喜爱动物

发挥同情心

滋养了正常的情绪”

教孩子富有同情心:和母亲的拥抱、与小伙伴的相处,还有善待动物都可以教会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因此就能更加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


海报二:

“子女不可溺爱

也不可不爱”

教孩子的法与度:给孩子适度的爱,就像在给花浇水,多了淹死,少了枯萎。


海报三

“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

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

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教孩子关于生命从哪里来:通过比喻的办法,不仅让孩子易懂易解,而且让孩子对性有了最初始的一份美好认识。


海报四

“花草会死

小鸟也会死

死是生命的停止”

教孩子关于死亡:也许孩子最难理解的就是死亡的沉重和无常。通过身边的花草和小鸟,用比喻让生与死瞬间展现给孩子。


海报五

“破皮出血不嚷痛

从小要有勇气”

教孩子勇敢与志气:适度放手是让孩子不畏缩,不怕黑暗,过分保护在今天看来是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海报六

“你切瓜,要平均

切了后,我来分

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教孩子关于公平:家中分瓜吃,切瓜的平均与和尚分粥的智慧是一致的。当小和尚分粥不公平时,老和尚说,分粥的那个人最后一个取粥,于是,分配从此公平了。


海报七

“画画——可以表达他的想象力

积木——可以建设性地利用他的幻想”

教孩子关于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尽情尽量的去施展!

海报八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

只是想看看东西撕破

到底是个什么样”

教孩子关于探索:有可能孩子的破坏来自于对新事物的好奇,父母要做的是要去理解,原来这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现今的教育,让很多很多的孩子,失去了会发现的眼睛,也让很多家长,失去了敏锐的态度,让孩子远离我们身边细枝末节的生活,游离在考级,学习才艺,上兴趣班和各类补习班的状态中,而在1952年的海报上看不到父母为成绩而苛求,那时候的“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领悟”,对今天来说实属难能可贵。(海报用图来源于网络)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