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了读书的苦,才能更从容更自信的面对生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2-02 11:36:50




        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少有容易二字。可是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孩子,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01

        “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却有着基本的公平。应试教育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材施教的时代迟早会到来。”


        “对于中国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英美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因为相比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得多。而在中国,只要够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前段时间,韩寒在微博上发的这两条微博,确实让人颇感意外。


        老实说,这些话根本不算什么石破天惊之语,甚至已经可以说有些老生常谈。只不过这话从韩寒口中说出,却让人又有另一番感慨。


        十几年前,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那时他的言论也很大胆:


        “中国愚民教育体制下的题目,会想尽办法把人弄得很蠢,。很多人认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多少人在大学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没有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几年,韩寒成为了一种现象,他的书大卖特卖,一群在上初高中的孩子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韩寒的拥护和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屑。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


        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


        2008年,云南考生吉剑试图故意考零分。因为答题时“闲着无聊”,胡乱做了些题,最终总分168分。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


02

        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韩寒,开始从抨击教育体制,到反思当今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只不过全中国只有一个退学,还能成功的韩寒。


        曾经那些视高考为无物,并同样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


        06年交白卷的蒋多多家境不好,但成绩不错。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为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的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同样是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还上过微博热搜,因为他想重新高考,并四处劝现在的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他当年深受韩寒《通稿2003》影响,强烈反对应试教育,原本成绩也不错的他,在高考后生活同样被打工的“劳累”“辛苦”充斥着。


03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少有容易二字。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后的10年里,肯定也都经历过一段迷茫和辛苦的时期。


        可是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孩子,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不久前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文字是“北京海淀某顶级小学奥数课的教室后部,你们感受一下”:

        

        图片附加了解释,说这是奥数教室后面,家长都是跟着旁听的,笔记、摄像一个不落,回家提问孩子和复习巩固。


        我想大家看完,心里肯定倍感压力。


        ,奥数坑人,奥数残害孩子的时候,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强大,最顶尖的海淀区,父母们却拼着十几万一平的学区房,给孩子报着几百甚至上千块一节的奥数课,并且在后方这样尽心尽力的跟着。


        是这些父母傻吗?


        不是,仅仅就这一个海淀区,中国包括清华、北大、。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也集中在这里。父母们太知道让孩子进入一个好初中,一个好高中,一个好大学的重要性了。


        仅仅在中小学阶段,好学校的学生们享受的资源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


        “当你去做实验的时候,推开教室的们,,,它所有的实验,所有的科技课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考上这个班的小孩随便用。”


        这批孩子们是不是都能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任谁也不会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会体会到蒋多多、吉剑、徐孟南他们那种心酸。


        肯努力,分数高,成绩好,适应性强,配以良好的教育资源,预测不了一个人发展的上限,却足矣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下限在哪里。


04

        韩寒说:“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


         这话确实是很实在了。


        从《爸爸去哪儿》中的那些明星家里懂事乖巧的萌娃,到最近通过《最强大脑》被热议颇多的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


         我们会发现,“比你起点高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件事”,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跟这些占尽天时地利的孩子们,在高考时还要拼素质、拼特长、拼某种专项技能,那相信远远不如拼应试来得公平。


        这样说绝不是鼓吹普通人的努力看不到希望,恰恰是想表达抓住现有教育机会,才是普通孩子站稳脚跟最有利的捷径。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抱着“学习成绩无所谓”和“读书没有什么用”、“上不上大学没关系”这样的想法,便是让孩子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换句话说,学习的路上要付出很多辛苦,高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在所有可供选择的道路上,对普通人家里的普通孩子来说,学习极有可能是最平坦的路,高考极有可能是最容易的挑战。


        吃的了读书的苦,才能更从容更自信的面对生活的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