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如何成为“网红”? |《艺术市场》聚焦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1-23 08:08:49



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一阵狂热,到近期在央视热播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刷屏的文博类影像节目将过去人们眼中古板、枯燥的文物,以全新的面貌带到我们的生活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当今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意味着优质内容在享有更多媒体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本刊记者 陆静

被疯狂打call的国宝节目

近期播出的《国家宝藏》无疑是最近最火的电视节目,节目一播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让挑剔的豆瓣网友打出了9.2的高分。这是一档什么样的综艺,能一下圈得这么多粉呢?

简单来说,就是介绍中国国宝的“前世今生”。节目由包括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为首的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馆长坐镇,每期选一家博物馆,从万千馆藏中甄选3件国宝。这些博物馆纷纷拿出镇馆的宝贝,比如湖北省博物馆拿出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云梦睡虎地秦简。由明星来演绎这些国宝的“前世”,再由专家来讲述它们的“今生”。10期节目一共邀请了27位明星,成为27件国之瑰宝的守护者,节目播出后,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关注国宝、关注历史。不管是从整个节目播出中的弹幕应援,还是豆瓣上的观后短评,不难看出大家对这档节目相当买账。

“第一期就很好看,《千里江山图》、石鼓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网友沐妗觉得这种传承中国文化的方式很有价值,“每个展品都带有一段故事演绎,之后有馆长的介绍。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官方还吐槽乾隆盖章不够多,才50多处题记,好搞笑!”

“非常具有亲和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宝历史演绎精致而令人新奇,故事引出历史的方式非常出彩。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节目,很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各个博物馆的典藏珍品。”另一网友也称,“在现在这些综艺里简直是一股清流,每集都有很厚重的历史感,张国立老师的主持风格很赞!小剧场的形式更容易让人接受,轻松、搞笑,当然也有煽情,王凯版的乾隆爷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就在大家仍沉浸于《国家宝藏》时,央视再次出手——同样是历时两年制作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2018年开年第一天登陆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第一季25集刚播完,豆瓣评分已经高达9.4分。在播出之前,官方推出的几张海报就吸引了一大拨年轻粉丝的关注。比如,节目对三星堆青铜人像的介绍是:“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这款美瞳我要了”,说的是太阳神鸟金箔;还有“因为刻骨,所以铭心”的甲骨文等,一向以严肃形象示人的国宝“说明文”,竟然不按套路出牌,公开卖萌,不仅给节目加分,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

▲ 中央电视台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演播现场

“萌”是《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之一。相比时长近2个小时、由明星+专家一起上场讲国宝故事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讲述一件国宝,亲切、有趣又不乏情怀,观众看起来也更轻松。有人评论,这简直是“充电5分钟,穿越几千年”。

国宝探秘节目的一夜爆红使得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改往日的枯燥严肃,成为大众的“打卡目的地”。那么,这些文化类节目为何走红?其魅力何在?

“两部节目之所以能被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迅速走红,主要在于文物背后的故事得到了充分发掘,文物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叙事方式活泼生动,采用了动画、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语言平实通俗,与当下价值和语境相融合,与观众平等对话,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节目获得全年龄层次观众的热捧。无论是综艺还是短视频纪录片,都将文物置身于具体的历史场景和发展传承的长河中,展现了祖先创造并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世界观,回顾了历史,传承了文化,激发了自豪,非常鲜活和接地气。”

▲ 南朝  画像砖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据悉,,,。该负责人表示,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要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文物故事。以更适应时代的传播方式让会说话的文物成为“网红”,让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文物与时代共鸣,与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共鸣。秉持共享理念,开放文物资源、提供相关协助,做好文物故事的讲述与演绎,让文物在大家的身边真正活起来。

苏州博物馆近期参加了《赢在博物馆》央视少儿频道首创的一档大型文博主题系列节目。对于首次“触媒”,江苏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向记者感慨:“以前我们觉得电视节目大多是综艺娱乐性质的,而博物馆则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象牙塔’的形象。但是现在,媒体已经成为我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博物馆也日渐显示出在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我想,央视的这几档栏目成功地利用了媒体优势,采用轻松活泼的方式来介绍严谨专业的文博知识,通过打动人心的故事来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引导大家进行文博探索、了解璀璨文明,可以说开创了全新的文博知识推广模式。”

辛追墓T型帛画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有评论说,央视这回是“披”着综艺的外衣,干了博物馆人的活儿。陈瑞近表示,这也引发博物馆人去思考,如何利用好媒体这个“工具”。“认真收看了节目的人,应该都会觉得博物馆学习‘很有意思’‘很有启发性’‘很好玩’,也会发现,原来文物背后承载了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文物就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结晶,离我们当下的生活也并不遥远。我相信,我们正在翻开博物馆教育的新篇章。”

要让文物“说话”

作为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开放以来,一直不间断地和互联网媒体合作。2013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3D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播出,获得一众好评。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告诉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在民族延续和传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地位,发扬传统文化一是要让文物活起来,把更多的藏品以展览或传播的方式让大众熟知并学习;二是让文物会说话。”

文物本身不会说话,如何让它说话,就是要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解读这些文物,包括运用一些科技的手段。”黄琛说,、《智慧博物馆》等,都是在解决如何让文物会说话的问题。但是以往更加强调技术层面的会说话,比如利用虚拟现实、3D、VCR、VR、人工智能等。然而,火起来的这些节目则是侧重内容层面上的会说话。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从人文精神出发去诠释藏品本身所蕴含的主题。

其实我们并不缺少这样的节目,每年都有这类节目播出。比如《国宝档案》《探索发现》及一些鉴宝节目,但为什么没有这几档节目火呢?黄琛分析道:“这些节目还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层面的解读,没有和当下现代人的思维进行结合。这次的节目之所以能够火起来的核心点,是要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以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解读文物信息,不仅关注历史,更要关注今天和明天的事情。不然只能是行业内的人和爱好者在关注,只是小众的,而不是大众的。”

周兵团队拍摄纪录片《敦煌》现场

如何以现代人的思维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解读经典,知名纪录片导演周兵这20年来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周兵,当了纪录片导演后就将自己的爱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拍摄了《故宫》《敦煌》《台北故宫》《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等纪录片。

在拍摄《敦煌》时,如何将跨越自汉唐而下2000多年历史融会贯通,是个不小的难题。众所周知,敦煌是文明的交汇点,它如何交汇这些不同的文明,经典的人物、故事,去讲述敦煌蕴含的文化艺术思想的深度和厚度。随着对敦煌历史资料的梳理,这些历史人物一一活跃在周兵的脑海里,同时在他脑子里还跳出了3个字“讲故事”。在具有厚度的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做大家爱看的故事。除了发现藏经洞的王道士、骗取文物的斯坦因、五代时期的敦煌居民寡妇阿龙、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等,周兵甚至还虚构了史小玉,这个在敦煌绘画史中只有几个字描述的画师,以他的经历讲述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经变故事,并通过他的视线,让观众体会中国绘画中最重要的创作方法。

周兵觉得,只要提供给观众的信息是真实的,历史的记载是真实的,就符合纪录片“纪录”的概念,“而且喜欢听故事也是观众的先天需求。”

在一众好评中,不乏有质疑的声音。有观者认为,文物华丽登上选秀赛场,除了流量明星的倾情演绎,更有各大博物馆馆长威仪坐镇,委实气派,只可惜,放映过后,腊肉演技、舞美效果乃至主持功力纷纷成为眼球时代观众的热议对象,而真正的故事主角文物本身,却沦为一道凝重的背景墙。

对于这些质疑声,黄琛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到位。就像中国国家博物馆2008年开始免费开放,大量观众蜂拥而至,使得馆内服务、接待等人员措手不及,造成的混乱、矛盾、服务上的缺失是一样的道理。观众不可能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节目一下子就会变得高雅。虽然他是明星,但是他投入的表演、拟人化的解读文物信息,这些是可取的。尤其是在表演中诠释文物的语言,甚至改变了我们行业内对文物解读的理解,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他认为,这个度的掌握很难,节目首先要考虑收视率,有观众愿意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然后再有专业方面的提升,不能一上来就是专业级的解读,只会让观众觉得乏味。

“《国宝档案》《探索发现》为什么红不起来呢?对于大众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他们的专业、研究的方向,看节目就是为了放松,需要寻求这种文化类的娱乐的方式去放松,其实这已经是进步了,不可能一步到位。批评的往往是业内的声音,而公众对这档节目还是比较认可的。”黄琛说,“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节目应该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其度掌握得比较好,既有今人的解读方式,同时也不失专业的解读,在片子的制作中时长很短,引用了微视频的概念,在传播领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景

娱乐性与严肃性的平衡一直是纪录片或是文化类型节目所要寻找的点,如何做到平衡,周兵认为,形式和艺术是应该更娱乐、更前沿、更创新,但是内容和情感是要来自于真实,来自于一定思想的基础和体系,这就是我们能找到的一种平衡。他说:“如何更好地去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真正地去传承它,传承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我一直在讲中国文化的道统文脉和心法的重要。这个传承体系在过去200年间不断地被破坏,现在是要回过去修复这种传承,传承得好才能更好地去创新。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尝试更新的技术、方法、当代化的艺术形式。100多年来,所有的中国文化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机遇就是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如何在传承创新中找到一个全新的展现。”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在“互联网+”的时代,博物馆应如何让文物充分“活”起来,讲好蕴藏在文物中的历史故事,充分实现文化共享,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对此,:“,建立文物资源信息名录公开机制,鼓励文博单位有序开放文物资源信息,推进文物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文物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局向社会开放了346万件馆藏珍贵文物信息,方便公众研究,为文物活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内容基础。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各级文博单位扩大资源开放的范围和深度,实现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

他指出,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价值挖掘创新,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挖掘,为文物“活”起来提供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文物信息资源。“在丰富文物内容的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文物资源管理行为,鼓励与促进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在我国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引导文博单位在方兴未艾的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视知识产权归属,做好品牌授权等工作。”

首先,让文物形式多样地“活”起来,从展示、教育、服务等方面着手。,将全国博物馆陈列十大精品、优秀进出境展览项目和改革开放展览进行数字化呈现,建设“永不落幕”的展览。另外,加大对基层博物馆、中小博物馆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纪录片《敦煌》取景


其次,让文物传播手段广泛地“活”起来。“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突出以互联网创新成果为支撑,重点开展文物教育、文物文创、文物素材创新、文物动漫游戏、文物旅游与“互联网+”的结合。一是利用新主体,发挥企业在技术、人才、渠道、资金和体制机制灵活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优秀的产品与服务。二是利用新技术,利用遥感测绘技术、三维扫描/建模技术、高清影像采集技术以及VR、AR、3D等技术,推进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并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三是利用新媒体,包括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社交媒体及其他主流网络平台传递文物知识,传播文物蕴涵的价值,加强文物资源的传播。

再次,让文物渠道充分地“活”起来。为扩大“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影响力,,如通过广州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品牌授权展、上海国际品牌授权展等,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举办“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讲座及宣传推广活动。,发展融合型文化产品,以承载和对接“互联网+中华文明”双创空间等系列内容,让数字文化遗产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第四,从文物“活”起来到文物“火”起来。,也是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继《国家宝藏》等节目走红后,,打造旨在推动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博物馆淘宝奇兵》大型文博创意节目;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共同策划旨在传播文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继续支持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好《博物馆之夜》等栏目;2018年还将与相关单位合作,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主线,举办“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充分利用、活化和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进一步通过优秀文化节目与活动的制作与传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国宝热背后的文化思考

 

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是要更好地讲述蕴含在文物中的故事。如何讲“好”故事,则更需要专业人士学术的严谨,对传播的文物深入研究。只有对文物有着详实的考究才会传播给大众正确的文化信息。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拿出的国宝是后母戊鼎、四羊方尊、虢季子白盘、四羊方尊、红山玉龙、妇好玉凤、利簋、虎符等。在选择这些藏品时国博有着慎重的考虑,黄琛说:“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统计,基础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中一共有25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因为教科书是基础教育阶段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会有一定的观众识别度,所以我们在这些文物中进行选取上节目。”

选择哪些文物上电视是个很棘手的事情,需要考量多种方面的问题。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时,如果文物没有选择好或是文物没有广泛的普及性,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详实的、权威的考证,会掀起一番学术质疑,甚至误导大众对于文物客观的、理性的认知。

在春晚节目上展示的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就遭到各界专家发文质疑与讨论,话题集中于《丝路山水地图》的命名、更名、真伪、年代、记载等核心问题。一幅皇家御用山水地图,先是从宫廷散落民间,又被日本藏家购买,流落海外80年,直到2002年回流国内,2017年底正式回归故宫,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丝路山水地图》,百年命运转折鲜为人知,但数分钟的春晚特别节目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其推向话题核心。这幅画一个月以来获得的关注度甚至都能超过它生命数百年里受到的所有关注。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一方面直接指向故宫博物院,同样也指向这幅画的研究者——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面对网络上的诸多质疑和讨论,林梅村表示,关于《丝路山水地图》任何学术上的严肃讨论,欢迎各界学者发言或撰文共同讨论。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长卷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新现象。在这之前中央电视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湖南卫视的《百心百匠》、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到从故宫石渠宝笈展、《千里江山图》等展览参观人数的爆棚,看得出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周兵认为,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所谓的魅力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自带对文化的喜爱,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今的必然结果。所谓的启示就是,要珍惜大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喜爱,去创造更多更好的具有挑战性的故事结构,更具挑战性的新技术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其不断地尝试和发展这类型的片子。每个人在寻找自己的根,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寻找自己的情感投射的地方,这个地方最好的体现就是传承的文化。

而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表示,文博机构一些重要藏品的展出场面爆棚,这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有这种现象。“在中国,以《清明上河图》为例,我在北京工作的30多年间看到过无数次《清明上河图》的展出。但是,没有哪次像近年来这么火爆。这种热衷暴露出很多问题,人们并不是追求对于宋代绘画或者对中国绘画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去欣赏,而更多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米芾《研山铭》故宫博物院藏

他对记者坦言,这种从众心理并不因为某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如何重要,而是透过媒体,人们发现了这件作品特别重要或者难得看到。文物艺术品特有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有一些不恰当的宣传是一种错误的导引,使人们在判断过程当中产生误读和误解。在一些博物馆中,可能有更好的或者更有价值的历史艺术品,但是往往被人们忽略不计。“现在人挤人地去观看《清明上河图》并没有那种对于艺术品直观性、享受的效果。”

在陈履生看来,人们对于国宝有种误区,认为国宝是指那些珍稀的物品,但是真正的国宝是无价的,是国家的骄傲和象征,并受到所在国家的特别尊重与保护,也受到世界人民的拥戴和珍重,具有国家的属性,是收藏在国家的相关机构之中。何谓“国宝”,不能用秤称,不能用斗量,更不能用具体的货币数值来界定。然而,既然是“国宝”,国家就不可能不管,所以,在文博专业内,考量其价值的专业词汇不是随便说说的“国宝”,而是由国家认定的等级。

“由于电视的传播,人们对于国宝进入到一个普通平民的概念之中,把自己所收藏的一些自认为珍稀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国宝,利用这样一种心理国宝就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有价值物品的代名词,所以也就有了‘国宝帮’。”陈履生认为,关于国宝的问题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中国特有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础服务物质生活之后,会更多地把自己剩余的钱转移到所钟爱的物品上。有了商业的绑架,又有了娱乐的裹挟,使得更多的人卷入到这种收藏之中,使得这类电视节目特别走红。

蒋兆和 《流民图》(局部)纸本水墨设色  1943年  中国美术馆藏

对于眼下的全民收藏热,陈履生说:“我相信如果这种收藏是基于文化内涵基础上的全民追求,会带来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之,现在的收藏走向了它的反面,人们对于物质和利润增值的追求已经高于对文化的追求。所以,电视类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是助长。文博机构的收藏,特别是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服务的窗口,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好评。更多的公众愿意在博物馆中看到经过考古发掘的或者是流传有序的文物艺术品。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感受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及文明成果。

本文刊于《艺术市场》杂志2018年4月号,转载务请注明来源

| 微信编辑:舟舟 |

·近期精彩文章·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左下 阅读原文  购买新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