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这所以巴中人名字命名的学院揭牌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5-31 14:07:11

11月26日上午,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揭牌仪式在四川理工学院举行了!晏阳初是从巴中走出去的“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让我们来了解更多关于晏阳初的故事吧!



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每年在四川理工学院大三学生中选拔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并立志从事“三农”双创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组建班级,实施专业导师指导,开放式、参与式学习。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晏阳初先生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为实现区域农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并且,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每一届毕业生,都必须与农村、农民、农业有深厚感情,掌握能够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成为受农民、农村欢迎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在农村的广阔舞台上发挥作用。



 

晏阳初人物简介


晏阳初,1890年10月出生,祖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中兴村五社,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


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晏阳初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晏阳初在1943年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或者1955年晏阳初被《展望》杂志评为“当代世界一百位最主要人物”,晏阳初得到里根总统的高度评价等等。所得奖项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质疑”。



晏阳初的教育运动


  •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在归国前,他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回国后他首先在上海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科》等教材。


  • 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


  • 1923年在长沙获得成功的晏阳初来到北京,在文化名人张伯苓、蒋梦麟、陶行知以及时任北洋政府总理的熊希龄的夫人朱其慧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于3月26日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总干事。


  • 1926年晏阳初与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他的乡村教育计划。


  • 1929年平教总会迁往定县,全力以赴地在这里开展乡村教育的实践。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


  • 1930年代初,,并决定将晏阳初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期间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等乡村教育实验区。


  • 1940年乡村教育育才院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任院长。


  • 1936年,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步步逼近,晏阳初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


  • 1937年晏阳初接到湖南省政府省主席何键的邀请,希望他协助动员三千万普通民众参与抗日,在任上晏阳初撤销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县级官员,。


  •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但是由于国共内战的因素而遭到蒋的拒绝,,他游说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国会议员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提供资助,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 1949年中国取得胜利,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从此晏阳初和他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来源:巴中晚报)

诗意山水 五彩巴中

形象广告虚位以待

联系电话:15082725637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美丽巴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