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武:上海2040:规划技术创新需求与展望│实践探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08 12:07:34

  本文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在“2016第十届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上的报告资料,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论坛主办单位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给予资源支持!

1 上海2040:空间规划范式转型

(1)城市发展环境

上海正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按照一些专家的研究观点,上海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5000美元,如果对应到过去说到的“中等陷阱”,可能也有这样的关系。现在到了一个经济成本持续在提高、而创新驱动能力需要强化的阶段,社会经济运行面临结构性调整的要求。


上海在经历了20多年快速发展、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瓶颈越来越严峻,建设用地面积突破3100平方公里。1983年时,上海启动80年代以后的总规调整,当时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在过去的十年中每年扩张面积达60-70平方公里,主要为工业用地,多集中在城市外围。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呈现服务化趋势,制造业的贡献率在下降。城市规模增长与空间效能提升的矛盾十分突出。


(2)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

目标导向

在2020年基本实现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上海上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四个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现在更加强调的是综合性海绵城市的建设,更加突出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当然也包括资本控制能力。


>>>>

底线思维

对应上述的目标,上海明确提出的对这轮规划影响最大的要求是用地总量要严控,不突破,以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2020年用地规模(3226平方公里)作为上限目标,锁定总量并逐步缩减,倒逼城市增长模式转变。


(3)范式转型

在既有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过去是一种增量的发展模式,接下来面临结构性的调整。


存量规划利用结构调整替代扩张型增长的模式,也涉及到空间研究的基本逻辑在发生变化。强化两个维度,一是基于长远目标导向的结构优化,二是基于现实矛盾出发的城市更新。


空间规划面对的挑战

空间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上海从特大城市向特大都市地区的转变意味着整个空间管控体系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针对巨型化、高密度的空间形态与结构控制,如何有效控制城市蔓延,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城市治理模式转型,即在适应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对空间的有效管理。

引领城市战略升级,建设更富效率和竞争力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


新一轮总体规划要体现四个转变

价值取向:由经济导向的传统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型规划转变为内生增长型规划

管理方式:由愿景式终极目标思维转变为底线型过程控制思维

规划内涵:由规定性技术文件转变为战略性空间政策


(4)上海2040空间规划的三个特点和创新要求

目标取向:面向2040,对重大趋势和国家战略的响应

我们面临着在过去的25年中无法预计的一次重大转型(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人口结构、老龄化;区域化),需要把握生态、文化、宜居、创新等基本价值取向。


存量规划:发展理念和路径创新

底线约束:人口、土地、生态、安全、文化、民生

内涵发展:结构优化,把握逻辑主线

弹性适应:不确定性,留白机制


规划创新:从定位、内容、形式到体系的创新

总规为纲定位): 法定依据、战略蓝图、行动纲领、政策平台。

全域管控内容): 结构控制导向的空间政策设计。

多规统筹机制): 关注事权,突出战略与实施的关系:“1+3”(大都市地区空间规划+分区指引、专项规划大纲、行动规划大纲)大都市地区空间规划对应市级政府事权;对应区县政府和部门事权的是分区指引和专项规划大纲,分区指引就是针对区县政府明确的;专项规划大纲是针对部门事权。

成果创新形式):

政策性表达和刚性管控内容。



2 空间规划中的若干技术创新需求

2.1 用地零增长:人地关系的技术逻辑

关注密度问题而非规模问题

用地是刚性管控,人口有可能还会持续增加,这与我们过去总体规划对应的人地关系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不仅仅是上海,对其他城市也是一样。过去我们强调用地规模、人口规模,而且两个之间严格对应,这种人地挂钩的模式需要转变,将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脱钩。上海这轮规划更关注的是密度问题,城市规划最核心的技术环节恰恰也就是人口分布和就业分布,需要加强人口分布、引导政策研究。

关注服务绩效而非人均指标

密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一直发生变化,过去的总体规划主要是用人均用地指标作为评估、实施工具。因为人口密度在变化,所以应更加注重的是各类设施的服务绩效,以应对不同的、可能出现的、变化的人口密度。以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作为评估服务绩效的依据,以此做为技术路径建立一套控制体系。


战略层面的弹性预留与开发控制层面的动态应对

必须强调战略预留用地的必要性,用地不像过去是以增量的需求做匹配,所有发展计划都列在既有项目里,如何具体实施,在设定范围内所容纳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在战略层面运行。明确用地分类的开发政策属性,建立一整套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


2.2 高密度、超大城市的空间布局效能

交通-空间的基本组织模式

上海已经是占地三千平方公里、拥有两千五百万人的超大都市区,总体密度很高,但郊区与中心差距很大,在0-15、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中心的密度要高很多。在这样的高密度超大城市空间,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交通-空间的基本组织模式,需要在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体系和枢纽布局中建立交通-空间的整体关系。


多中心结构优化的依据

大都市地区整个结构的要素是多中心特征,多中心结构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体系通过调整仍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二是更加综合性的各类公共活动中心体现多层级服务;三是强调关联性的专业化功能网络,这三个方面从空间识别到规划具体运用均建立了可靠的依据。


职住关系平衡


多中心体系与生活圈战略

在超大尺度的大都市区里面如何建立一个紧凑的城市生活空间,这是降低生活成本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王德教授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基本生活圈(步行15分钟)和日常通勤圈(公交出行30-40分钟)两个圈,这两个圈分别对应两个层级的中心——社区中心(5-10万人,位于中心城区,面积为2-3个平方公里)和地区中心(20-100万人)。




2.3 结构控制与空间政策设计

空间结构:多心、多廊、紧凑、开放

空间政策:提升中心、优化边缘、强化新城、突出廊道



>>>>

长期的人口调控策略

基于趋势判断,关注支撑未来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的人口分布需求,建立相应的人口分布引导和调控及住房供给导向的政策。


中心城


人口规模:促进人口疏解

人口结构:哑铃型

学历、年龄结构

老龄化人口

财富型人口

服务型人口

年轻创业人口

郊区


人口规模:促进人口集聚


人口结构:橄榄型

学历、年龄结构

年轻化人口

创新型人口

服务型人口

老龄化人口


制定与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目标相适应的住房供给策略


住房供应:新城、边缘、中心城

养老机构:新城、边缘、中心城

养老服务:中心城、边缘、新城

公共租赁:中心城、边缘、新城



2.4 动态适应的管控体系

进行结构控制:调控目标-系统优化-空间政策-动态监测,建立一套动态适应的管控体系,包括技术平台、指标体系、实施监测、政策评估等。



>>>>

指标体系的作用

建立从目标、策略到实施的导向-控制-评估体系,建立评价城市发展绩效和评估规划实施的标准,实现目标导向的过程控制和动态跟踪监测。



3 空间规划与规划技术创新展望

3.1 技术创新支撑空间规划创新

技术创新有效地支撑空间规划创新,需要把握空间调控的目标、精准地识别空间问题、建立清晰的空间分析逻辑。


利用新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同时加强空间研究与政策研究,把握好静态的规划向动态演变的趋势与过程。


图为钮心毅老师制作的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典型功能区分布图,是用实际空间活动成本识别出来不同的功能性区域。红颜色所示为就业功能区,简洁、直观地反映出局部不平衡的现状。


3.2 突破空间规划的理论瓶颈

对超大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的认识

需要加强对超大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的认识,梳理与厘清中心城疏解的理想、职住关系平衡的悖论等等。


探索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体系

针对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资源、人口、发展环境),特别是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发展时序后,需要对传统新城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制订针对高密度人居环境的空间规划原理,包括如何评估超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效能等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一些西方的概念如新城市主义、“紧凑”城市、TOD、TND等等,都是基于郊区化、低密度环境提出来的,而我们的城市是高密度的区域,借鉴时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包括对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判断,都需要中国的规划理念、规划实践来支撑。



宋小冬教授专门研究了从轨道交通角度考虑的职住关系问题。职住关系产生的最大矛盾产生了交通压力,将中心城区做为一个评估单元,它是相互平衡的;但是在相对平衡的内部,交通通行压力很大,非常不平衡。单纯扩大交通容量,不调整用地布局,容易引起恶性循环。沿轨道交通应增加就业密度,而非居住密度。


3.3 以规划技术支撑空间规划方法体系创新

关键切入点:

空间分析技术转化为空间优化技术


规划技术创新的三条主线:

空间评估:空间问题诊断、空间需求识别

空间优化:空间预测与模拟、方案优化与评估

政策评估与管控体:多情景的政策评估和分析;规划管控体系及监测、评估、调整


基于人口分布情景的空间政策分析

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轨道交通建设、住房供给规模和区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结语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逐步步入后建设时代,对许多城市来讲,新一轮空间规划的编制,是这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最后机遇,以规划技术为支撑是规划创新的重要路径。


从上海2040规划实践来看,在规划创新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但空间规划理论、方法、技术三个方面的储备不足造成的约束也非常突出。




注: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论坛更多详情,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