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为全球汽车品牌,LYNK&CO能做颠覆者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03 16:17:14


数据表明,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增长”的新常态,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会有更多无法适应转型升级的品牌被淘汰出局。整体来看,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如今已难以为继,新推出的品牌要想不成为市场匆匆的“过客”,就需要在成立之初就找准自身定位。

 

遗憾的是,近年来大多数蜂拥而上的新品牌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想好就已经在路上,其未来只能是前途未卜。不过,吉利汽车发布的新品牌LYNK&CO似乎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高调亮相的背后,它哪里来的底气?而它又有什么样的不同? 

 



抛开这个高大上的英文名字,其实LYNK&CO背后的含义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开放、互联的全新汽车品牌。听起来似乎很空泛,或者说很耳熟,其实它却处处有所不同。


互联网品牌众多,为什么LYNK&CO值得被看好?

 

从根本上讲,LYNK&CO与当下时兴的互联网造车或者PPT造车最核心的不同,是因为有吉利与沃尔沃作为背书。这种“背书”不仅仅是品牌层面,也是实打实的产品层面,或者,可以说这是传统制造优势和互联网造车理念的一次强强联合。它的产品层面优势概括为:

 

1、成熟的制造优势。LYNK&CO具备吉利控股集团从研发设计、技术储备、工程制造、采购与质量管理到人才引入、管理模式、文化融合的全面体系化竞争力。


 



2、全球化设计研发。吉利全球拥有四大设计研发中心,而LYNK&CO的设计与研发由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和设计中心负责,这里也是技术核心CMA平台的孵化中心。正是这四大中心,保障了LYNK&CO能够紧贴全球汽车技术发展的潮流。




3、产品结构的合理与持续性。虽然LYNK&CO的产品序列尚处保密阶段,但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其实已经为未来产品规划创造了更多可能。CMA架构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形式和尺寸、兼容包括汽油发动机、新能源动力在内的不同动力系统。

 

实现新品牌突破,吉利在怎么做?


随着吉利汽车3.0时代精品车型销量的逐步攀升,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吉利品牌向上突破的目标。那么吉利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只能是“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所以,吉利汽车集团迫切需要一个以全球化布局的成果为基础,全面承载欧洲研发设计实力的全新品牌,来真正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目标。

 



世界级的汽车集团要想稳固长远的发展,都会将旗下品牌进行明确的定位分工,而这正与吉利汽车集团的做法不谋而合。因为LYNK&CO的出现,实现了吉利汽车集团旗下三大品牌的合理性品牌架构,上有沃尔沃作为高端形象“担当”,天生赋予了LYNK&CO一定的品牌溢价能力,再凭借吉利汽车足够的群众基础,可以使得LYNK&CO更快地进入主流消费市场。

 

欧洲品牌能够懂国人吗?


汽车文化历史悠久的欧洲,对于汽车的普遍认识更为深刻。LYNK & CO品牌虽然实行欧洲设计、欧洲研发,但其采用的是全球制造、全球销售的全球化模式。所谓的本土化问题一定不用担心,此前诸如上海中心设计的博瑞、博越等车型都已经获得市场好评。




更为重要的保障是,CMA未来可实现产品长、宽、高及轴距多个维度尺寸的灵活变换,可以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进行升级拓宽。有这样灵活多样的柔性生产方式作为基础,LYNK&CO可以给不同需求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CMA架构能够支持未来汽车发展从智能化、车联网到自动驾驶的全面需要,支撑LYNK&CO在未来竞争中保持技术先进性。

 

LYNK&CO有哪些吸引年轻人的新玩法?


年轻化是汽车潮流也是互联网车企最重要的“讨好”对象之一,LYNK&CO也不例外。从目前的资料来看,LYNK&CO已经融入了很多创新互联网思维方式,比如LYNK&CO可以通过数字钥匙分享汽车,为汽车共享和租赁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

 

再比如,LYNK&CO将拥有先进的智能互联车载信息系统,即便智能手机不在车内,也可以实现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通过APP、CarPlay、Mirror Link及Android Auto等互联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值得关注的是:LYNK&CO会将所有车型和细节都将连入LYNK&CO云,让车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

 

小结:


互联网车企人人都在讲颠覆,而如果颠覆没有充足的技术产品做基础,那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以互联网车企角度来衡量,LYNK&CO是其中最有技术和产品基础的新品牌。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LYNK&CO将为吉利汽车集团打造全球化品牌做准备,为吉利控股集团实现2020年200万销量目标做强大的火力支持


往期回顾   

价格定生死?独家解读广本冠道价格策略!

汽车媒体,你上得了网红直播这条“贼船”吗?

独家:2016年9月东风日产新车销量解读!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