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用色彩绘制青春——专访讲堂海报设计者孙秀英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07 12:38:50

北大青年微信号:pkuyouth


本报记者:

周寒晓 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

林雨晨 元培学院2013级本科生


摄影:

杨凡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生


百周年纪念讲堂东侧展板林立,《天鹅湖》的宣传海报贴在上面,舞者临水自照,倒影是一只天鹅,这张海报的设计者孙秀英笑笑说,这些精细的处理“可能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吧”。


2005年的盛夏,前往百周年纪念讲堂应聘平面设计师的孙秀英在北大迷路了。担心是否能按时完成笔试的她不曾想到,讲堂前的林立的展板将成为她表达灵感的画布;也不曾想到,十年的青春,将在讲堂屋檐下流转。


当完美主义成为习惯

被同事们亲切称为“英子”的孙秀英,最初给人的印象是沉静内敛的,目前在讲堂从事平面设计的三位工作人员中,英子的资历最老,不仅承担了大部分演出与电影的展板设计,近期还在讲堂领导的指导下完成了整个讲堂的部分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张珏是英子的同事,一提到英子,最先跳入她脑海中的词语便是“精益求精”。张珏说:“同样的演出和时间,别人设计一份展板,而她能设计出两三份,再挑选最满意的。”张珏去年去日本旅行的时候,英子还特地嘱咐她:“看到好看的广告和纸张,就拍照或带回来给我参考。”


英子坦言自己有“轻微的强迫症”。抠图从不毛糙,调整字体粗细也不厌其烦;年年举办的演出,每一幅展板依旧令人眼前一新;即使是系列演出,她也力求在统一风格之下别出心裁。为了制作纪念画册,她甚至买来质地不同的纸张反复比较,“一直在那儿和自己纠结”,直到选出与画册风格最契合的一种。


“完美主义者”的信念在大学时期就在英子心里扎根了。学习书籍装帧时只要求制作封面和封底,而英子为自己盈掌的小书添一厘米厚的纸做书页,还压出了书脊、做了封套,成了一册小小的精装本。过程虽然繁复,英子却觉得,做什么东西都要做完整了,心里才能踏实。


大学时兼职为广告公司做促销设计、电脑刻字的经验让英子早早地对制作数据和软件驾轻就熟,她几乎能目测出所有展板的准确尺寸,不假思索地回忆起从前的节目单是用黑白灰加任意色的单色印刷,《大讲堂》由从前的胶版纸变成了如今的铜版纸。一年里有诸多琐碎的额外活动,她设计简单的红底白字的背板如今仅需几分钟。


然而这潮平两岸阔的当下到底是从艰辛里驶出来的。英子在入职的第三天就接过重活儿——制作一期《大讲堂》期刊。当时毫无期刊制作经验的她,单枪匹马仓促上阵。第一天做到凌晨五点多,回家的公交车早已停运,她只好凑合着歇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等七点多天亮了,急匆匆赶回家补了个觉,下午又回到办公室工作到了凌晨两点。回忆起那段紧张到一天都忘记上厕所的日子,英子说:“当时心里有个执念,就是一定要把期刊做好。”


重复的设计工作难免伴随着灵感缺乏的艰难瓶颈期。所幸各式演出能让新的想法不断涌出,“交响乐、爵士乐、昆曲、京剧、相声,包括河北的梆子戏,几乎每场演出我都去看”。


英子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二胡独奏的《赛马》印象深刻,这些强烈的音乐似能在匮乏灵感的生活里掀起狂澜。她也钟情于廖一梅、孟京辉的先锋戏剧作品,最喜欢的一部是《恋爱的犀牛》——那种大气的舞美,富于创新精神的舞台布景,那些天马行空的、桀骜不驯的、近乎偏执地追求自由的思想让英子找到了打破自己原有风格的力量。



(《恋爱的犀牛》2009年演出展板)



(《恋爱的犀牛》2014年演出展板)


这些年来,英子已为讲堂设计了近千幅作品,而问及她最满意的展板时,她回答:“每件作品在设计时都很用心,但现在再去看05年以为最完美的作品时,还是会觉得太稚嫩。我想我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件’。”



(浓郁的色彩搭配体北昆唱腔的爽朗豪放)



(淡雅的色彩体现苏昆的风雅温柔)


艺术也可以成为一种理想


沉稳安静是英子的另一侧性格。她也信仰着来源于古典艺术和书本的理性美和秩序美,极为推崇传统文化。她极爱厅堂版的《牡丹亭》:金鱼缸、潺潺流水、撒花的大红裙、每一幕用毛笔写在灯笼上的唱词;以及《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皎皎孤月。


她也是图书馆的常客,厚实的画册在书店里总是高高地锁在顶层的玻璃橱窗里,而北大的图书馆让她伸手可摘星。英子曾运用了日本艺术家的“矛盾空间”设计思路,在二维平面上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构筑出模棱两可的混沌视觉;她亦在《天鹅湖》的展板上,把临水自照的舞者的投影修成一只天鹅;“我也会把当年的流行色体现在展板上,”她笑着补充道,“比如今年流行亮色”。



(灵感来源于“矛盾空间”)


这种对艺术的敏感和追求其实早在英子的童年时代就萌芽了,然而她自称是“半路出家”——这个东北姑娘,年幼时目睹心灵手巧的母亲描纹样、绣百花,直到高中才坚定了从事艺术的梦想,开始系统地学习。所幸梦想与现实契合,她考入了美术学院主修平面艺术设计。


在大学里,英子深知身边天资高、起步早的学生比比皆是,因而她尤为用功,“我当时常常带着水和面包在图书馆里坐一天。别人在画室里画一幅就走了,我会留下来画很多。我把大纸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从小的开始练,再画大的,等毕业时攒了厚厚的一沓画纸”。就这样,英子成了大学里年年都拿奖学金的那个姑娘,然后拿着奖学金去买“奢侈的”画册和工具。


2004年英子初入职场,被推荐到一家中日合资公司,为房地产商做沙盘模型。虽然“公司的条件也好,加班会提供酸奶和水果”,然而,长期的熬夜、作业打磨中飞扬的灰土以及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逐渐耗损了她的激情,英子打算离开。恰巧有一天,她看到了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招聘专业平面设计人员的通知,北京、北大,这两个词一下子抓住了英子的心。


“追梦人”

提到北京,她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来过一次,印象模糊。“为什么要选择北京?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一种感觉在指引着”,她说,“南方的气候更适合纸张的保存和作品的创作,可是我感觉自己的梦想就在北京”。北京大学在英子眼中也充满圣殿感,“当时觉得,要是去北京,长城都可以不去,这所大学是一定要进去看的”。


2005年8月笔试的那一天,英子大汗淋漓地在燕园里迷了路,抵达讲堂时考试已经开始,当时主持考试的领导却体恤地告诉这个风尘仆仆赶来的姑娘:“可以延迟提交时间。”而迟到的英子却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考试,她记忆犹新——其中的一个考题是设计一幅反法西斯音乐会的展板,她用大黑的背景和大红的叉号作为主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一星期后英子在讲堂的化妆间面试,她带了厚厚一沓手绘作品集前往,面试后老师当即告诉她:“明天就来上班吧!”


英子却把喜悦掖藏在心里,她担忧这只是三个月试用期的一场空欢喜,讲堂的领导请她从民族大学的出租宿舍迁到讲堂宿舍的时候,英子还担心着:“试用期一过,会不会就被赶出来了?”再回首那时的踌躇,英子忍俊不禁。三个月满,工作转正,她才把就职一事告诉了家人。那时,喜悦像鸟雀从蒙着黑绒的笼子里振翅而出。


三个月转眼成了十个春秋,“追梦”的英子如愿在北京大学、在艺术领域有一份钟爱而稳定的工作,而她充满理想主义和无限情趣的内心依旧鲜活。她还做着盈掌的小书,还收罗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商标、宣传册、各种牙膏的纸盒以及绣花鞋等等。她的生活一如她设计的展板,亮敞、纯色与互补色相交相撞。




十年的光阴让这个锦心绣口的东北姑娘与讲堂相互悦纳。讲堂让这个独自在北京生活的她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她以花样年华回报——“我把青春献给了讲堂。”她说。


用一个人的青春去热闹更多人的青春,这是英子沉默而盛情的奉献。


(最后一张图片由摄影记者拍摄,其它图片来自于网络)


微信编辑|张欣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