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IT工程师年入40万?看完他们的故事我震惊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6-02 16:40:36

51CTO官微

技术资讯/行业精华/产品心得

整合自 / 微博、工人日报、中国残疾人网


前两天,微博上一则#盲人IT工程师年入40万#的视频火了

新浪视频,电商报以及各大城市日报、晚报都转发了这条消息

小编截取了网友们在新浪视频微博下的评论,有感叹也有质疑:

但这位程序员小哥哥的评论绝对是走心了!

编程的辛苦,除非亲身经历,否则实在难以言喻。


网络上,程序员经常拿来自黑的一张图

玩笑归玩笑,我们言归正传。

新闻中的主人公名叫戴军明,从小便患有小儿麻痹症,9岁左眼失明,15岁因视力问题辍学。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他彻底失明。在家呆了一年多以后,不甘心继续颓废下去的戴军明听到了广播里南京开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的消息,于是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豁出去闯闯。”

此后的十年,戴军明一路从学徒到技师,再到自己开店做老板。到2009年年底,戴军明在老家已经拥有了三家店,13名按摩技师,年收入超过20万。

2010年9月,在一次给客人做按摩的过程中,戴军明结识了诚迈科技(国内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技术提供商之一)的工程师李海潮。

过了一段时间,两人熟知之后。戴军明便邀请李海潮帮自己的店里设计一款盲人适用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这里可以理解为会员)管理软件并以给李海潮免费按摩作为报酬,两个月后,软件做成了。

2010年12月底,出于好奇,戴军明将这款软件放在了网上一个盲人网络聊天室里以450元/套的价格“试水”,“只是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没想到却引发了一阵抢购狂潮。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近500套。说真的,我都有点吓傻了!”“从那会儿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停不下脚步了。”

2011年1月,南京点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戴军明是合伙人之一。

2011年3月,戴军明决心带动自己的团队开发一套盲人适用的语音辅助系统以帮助视障者操作触屏手机。

2011年7月,戴军明牵头研发的国内第一款触屏手机读屏语音软件——“点明”安卓版正式上线。

2016年1月,戴军明成立了南京盲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入口处的墙上醒目地写着:“态度决定一切,决定成败!”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戴军明完整采访

曾经有人说,编程的人都怀揣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

那如果他是一个盲人呢?

除了戴军明,接下来小编还想向大家介绍几位杰出的盲人IT工程师

他们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希望改变和他们一样的视障者的生活,通过他们的信息无障碍优化工作,给互联网产品加设“盲道”,使视障群体也可以在网上自由冲浪。

他们就是互联网的另类极客——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1



▲蔡勇斌生于1988年,6岁时,由于贪玩,不慎将家里装修的石灰倒在头上导致失明。后来通过自学,掌握了编程技术。现在,他是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一名技术总监。

▲6月16日,蔡勇斌(图右四)正召集大家开例会,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能将数万个字符代码熟记于心,独立开发过多款软件。

▲盲人工程师的电脑显示器常常是关闭的,他们可以通过读屏软件获取电脑信息,进行编写代码和修复软件缺陷的工作。

▲6月16日下午,蔡勇斌网购的两箱矿泉水送到了办公室。视障人群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辅助功能同明眼人一样完成网上购物。

▲工作间隙,蔡勇斌拿起吉他弹奏了起来。从小到大,他都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弹吉他、骑车、游泳、爬山……他的业余生活和明眼人一样丰富。

▲每到周末,蔡勇斌的父母都会从东莞赶到深圳将他接回家里。其实,他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独自完成出差和旅行。

“盲人和明眼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我们也要购物、交流、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做信息无障碍优化是希望让彼此更加平等,可以同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蔡勇斌


2



▲沈广荣自幼喜欢乐器,掌握软件编程技术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以他名字命名的敲鼓软件。图为沈广荣正在住所内改进软件功能,大多数时间里,这里是无需开灯的。

▲沈广荣利用业余时间在一家叫做“黑暗中对话”的体验馆做导赏员。他会带领参观者在全黑的环境里体验视障人群所处的世界。

▲沈广荣正为一款软件做息无障碍测试。在团队中,他被同事们称为“董事长”,因为他经营着一个卖进口盲杖的淘宝店,而且收入可观。

▲下班后,沈广荣和蔡勇斌走在小区的路上。为方便上下班,研究会在附近为他们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

▲6月17日下午,沈广荣独自来到一家超市,在导购员的引导下买了两瓶饮料。

▲手拿盲杖的沈广荣走在路上,一名小朋友好奇地凑上前去观察。对于视障者而言,他们走在路上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没有能力帮助整个国家,也不能去灾区救灾,但我知道,和我一样的视障人士需要什么,我希望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走进互联网的世界。”

——沈广荣


3



▲6月17日,深圳下起了大雨,最近迷上收集声音的刘彪打着雨伞跑到大街上收集雨声。他会通过软件将收集来的各种声音重新编排,生成音频文件。

▲刘彪,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15岁时,他在妹妹的帮助下学习C语言。他独立开发过多个软件,还撰写了一些关于信息无障碍研究的理论文章。

▲研究会走廊里贴着“残疾人高科技培训与就业”的海报。对于视障人士而言,通过自学、培训成为科技人才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工作间隙,前一天刚剪完头发的刘彪(图左)与王孟琦讲起自己剪发的趣事,逗得俩人哈哈大笑。

▲晚饭时间,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一名同事正在帮视障员工盛饭。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尊重。

“信息无障碍是一件值得互联网公司做好的事情,只要遵循对应的标准化规范,并进行无障碍优化,就能增加很多黏性用户。”

——刘彪


4



▲工作累了,王孟琦伸了个懒腰。学习推拿专业的他本可在河南老家当个按摩大夫,但不甘现状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来到深圳,成为一名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王孟琦平时喜欢阅读,他的手机里下载了许多电子书。在正式步入社会前,书是他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工作后他发现,现实和书里完全是两个世界。

▲和王孟琦一样,李鸿利(右一)刚来研究会工作时,也没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如今他通过努力掌握了安卓系统的编程技术,逐渐获得了家人的理解。

▲下班后,李鸿利仍一个人留在办公室。他自幼就患有听力、视力双重障碍,这让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好工作。

▲6月18日,一名同事带着刘彪和王孟琦来到剧场看话剧。在这里,他们完全凭借听觉来感受演员的喜怒哀乐和现场气氛。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多了一名针灸推拿师,那么社会这个平静的海面上不会引起一丝波澜;相反,若是增加了一名信息无障碍工程师,那么就将会给所有的视障人士打开一扇通向主流社会的大门。”

——王孟琦

看完他们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对他们肃然起敬呢?

本文整合自:新浪微博、工人日报、中国残疾人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