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何宝宏博士:互联网云时代,数据互联才能创造最大价值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8 14:53:18

11月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五届GFIC2016全球家庭互联网大会已进入第二天,大会主题是“重构大屏生态,共筑家庭入口”。在16日举行的“中国视频行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技术研究员副所长何宝宏博士带来致辞。

 

 

图:工信部技术研究员副所长何宝宏博士
 

何博士在演讲开始坦言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芬繁复杂的技术和应用后面有没有规律?我们如何把握规律让我们少犯错误,比走得快更重要。在历史的列车转来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被甩出窗外,希望大家能够上对车,比上对快车更重要。

 

相同信仰的技术才可能形成一种生态

 

何博士个人一直在研究互联网发展基本的基因,还有普遍的规律以便让人们少走弯路。首先讲到互联网是一个新的物种,整个技术下技术的物种的,技术的趋势在技术之内,但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在技术之外,在经济中、哲学中,技术的规律在技术之外。走到今天,互联网的时代,为什么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个工具呢?所有的相似的技术一定具有相同的信仰,它们秉承相同的理念,类似基因的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我们不管做什么技术,几乎说的是一样的词,这是所谓的信仰层面。只有相同信仰的技术才可能形成一种生态,我们互联网技术确实具有相同的一些信仰。信仰是搞不死的,这是哲学上数千年不变的,在同样的信仰下,如果信仰不一致技术很可能失败。我们如何实现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主义,我们设计了一套架构,有社会架构,还有技术架构。在这样的技术架构下蓬勃发展,所有的技术必须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下实行。

 

何博士讲到,自己是做电信行业研究的,什么叫网络?电信叫数据通信,计算机叫计算机网络,其实是一回事,目的都是用网络查数据,为什么不一样?信仰不一样,措词不一样。电信主张面向连接,计算机面向无连接,谁对?没有谁对谁错,这是信仰问题。互联网的信仰产生的小蛮腰的架构,CDN的兴起也是这种原理,这种架构使得服务器在网络的一侧,用户在网络的另一侧,这种架构用于通信没有问题的。我们的设计非常像通信的,当它用内容或者集中点的时候,这种架构是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因为这种设计会导致服务器成为我们整个网络的瓶颈,90年代刚刚兴起的时候网络出现大规模的USF,因为太慢了,所以我们诞生了CDN,解决现有的互联网在架构方面的缺陷。我们架构缺陷需要有一种特殊去补这一块,一切原因是架构设计的问题。

 

CDN行业已经撞上了云

 

整个基础设施都在云化。何博士讲到,我们看到互联网四层也已经被推翻了,二层、三层已经说不清了,一层还在。我们以前很多的物理,现在越来越多的趋光。二层技术已经分为以太网技术和非以太网技术,二层、三层分裂了,IT连接通信,没有计算的连接。我们经过20年的发展,今天的互联网基础设施,VIP的设计已经超过40年的历史了,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前些年我们要做很多的优化,满足网络需求,这两年明显有变化,应用基本上保持不变,让网络做一些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应用和流量的变化,这是非常明显的主次颠倒的过程,确实是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谁为主,正在翻过来。我们有很多新的技术会出现,如何判断一个新技术靠谱不靠谱?总结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供大家参考。共同的一些特征,一般来说一句话可说清它希望解决的问题,它的基本原理包括CDN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是边缘的新兴市场需求。

 

当年互联网企业就是边缘的新兴市场,今天已经不是了,反而传统企业变成了新兴市场。只需要局部改变就可以应用,踏着摩尔定律的节奏,做早了一定是先烈,要跟相关者同步,新技术往往不是单一出现,是一波一波的出现,因为新技术之间本身是要相互支撑的。与技术之外的经济、心理等规律是自恰的。Loser的弓形,声称包治百病,概念模糊,希望从主流市场开始有用,已经占据了核心的不会轻易让步的,你只能从边缘开始,这是创新的基本规律。以我为中心的生态链,除非是你是富二代,否则你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你想做到以我为好为核心的生态链不可能的事情。回避技术代价,要踏入摩尔定律节奏,这几年互联网明显没有踏入摩尔定律。是否符合一般的经济学、社会规律。

 

谈及互联网行业的特点,何博士表示,互联网大概7年一次波动,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08年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2015进入了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大家说进入智能互联网的时代不可能,这是下一步的事情。显然我们结束了消费互联网的时代,面向2C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稳定,所有的互联网正在转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问题,用官话说是互联网+。这些节奏是明显的一波一波节奏,这个节奏本身是与经济危机的周期相吻合的。经济危机如果今年、明年结束的,有一段时间没有新技术出现,有了危机才有新技术。所以一定得变,要么升级,要么换代,要么安乐死。

 

数据中心互联  实现计算资源相互传递

 

何博士表示,关于连接,很多事情做完了,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我们实现了计算机物理节点之间的互联,还需要文档之间的互联。我们还需要数据之间的互联,我们连文档的目的又是什么?连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连数据,数据之间相互交互才能产生新的价值。所以数据开放,这两年非常蓬勃兴起数据的应用,促进数据的流动,或者数据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开放或者数据的交易都是一样的,促进数据之间相互产生更好的连接。因为连接会产生价值,看似连接很简单,我们需要有连接的思想方式,所以网络思维不是互联网思维,是指你的关注点在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实体本身,这个时代越来越强调网络思维,强调它们之间的连接,而不是实体本身。

 

演讲最后,何博士表示需要把数据中心互联,流量越来越多的不是数据中心,而是和用户之间的横向的数据之间的互联。CDN也是一样,原来是上下,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横向。互联改变整个互联网的架构、节奏,非常有可能的一个结果,我们现流量还在那里,但是我们在现流量重建架构了一个新的模型。当年的互联网是架在电信网上做出来的,今天的互联网架IDC、CDN之间的互联,是内容互联,我们需要计算的互联。无论是数据之间的互联,还是云间的互联,我们都希望实现计算资源相互传递,我们以前只是信息的相互传递。实现计算的互联正是我们这几年,或者未来的十年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只是连接了第一步。后面还有人工智能的互联。人工智能是一个个分散的大脑,任何一个独立大脑的智商不足以跟群体的智商相抵抗。我们要相互之间交流,是因为我们一个人的智商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连起来。可以想像,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智能的互联问题,不是设备的智能互联,是要把AI连起来,AI彼此之间的互联,单机版的是不够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