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05 09:26:44

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法官、检察官要有审案判案的权力,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制约,把对司法权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落实到位。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利益格局,“伤筋动骨”在所难免。,而且需要知难而进、攻坚克难的胆识和勇气。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这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石,当前司法责任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进的重要时刻。要按照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部署,抓紧全面推开司法责任制改革,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改革红利释放充分、改革效果明显提升。

         ——周  强

        作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而作为引起广泛关注的一项司法体制改革举措,法官员额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月中旬,,法官员额制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那么,,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让法官专注于“审与判”

        ,。

        案件并不复杂,一起事实清楚的劳动争议纠纷,程序也是与以往一样,阅卷、开庭、写判决……让刘艳纠结的并非怎么判,而是在最后要签发判决的时候,要反复核验、校对才放心。

         “员额制改革后,所有的裁判文书都由承办法官负责审核和签发,院庭长不再签发非其参与审理案件的任何裁判文书。”刘艳说,“办案质量终身负责,不审慎是不可能的。”

        刘艳所在的北京二中院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型审判团队的建设,突出法官的主体和核心地位。据了解,他们按照“以案定额、人岗适配”原则,结合专业化审判、案件繁简分流的需要,组建起多样化的审判团队,法官们能够把更多精力从一些行政性和程序性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审理更多的案件。

        。,、、,共产生入额法官105433名。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改革加重法官权责

        法官员额制改革始于2014年6月,全国陆续分三批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试点,2016年7月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后,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是法官回归办案本位,充实一线审判力量的重要途径。但是,权力永远捆绑着责任,硬币的另一面是法官的责任压力也随之增加。

        ,“今后法官借助集体弥补自身能力不足的空间大大压缩,模糊责任追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谁审理、谁负责,意味着法官权力加大,责任加重。”

        对此,,改变审判工作中逐级汇报、审批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既不越权,亦不失职。,将法官会议作为研讨专业疑难问题的咨询性平台,明确院庭长对案件处理意见必须通过审判委员会或者法官会议提出;,建立特定案件提请监督制度,同时强调院庭长要对特定案件怠于履行监督职责的失职担责。

        司法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广大法官的办案积极性、责任心明显增强,办案质量效率稳步提升,其核心的价值与意义正在浮出水面,并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破解“案多人少”困局

        无论是推进之初还是现在,围绕员额制改革后法官人数减少,立案登记制后案件数量上升,关于如何应对案多人少矛盾的争论一直未断。

        如今,这已经成为员额制改革在实践中绕不开的困难之一。

        2016年,。

        ,称要“坚持以案定额,完善省级层面法官员额动态调剂机制,化解忙闲不均矛盾”。

        目前,,同时坚持以案定员、按岗定员、全省统筹、动态调整,并预留一定比例作为后续入额的空间。比如,北京规定高级、中级、,.2%;广东坚持以案定员、全省统筹,在预留10%的基础上,首批下达法官员额7162名,适当向基层、,法官员额比例最高的为51.7%,最低的为20.8%。法官们之前担心的“一刀切”现象并未出现。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革的是利益格局,矛盾、困难在所难免。唯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节奏,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扎实成效,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