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赴四川等地调研督导环境宣教工作,各地提出了这些建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2 14:58:40

为宣传贯彻的精神,落实《环境保护部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的精神“五大活动”方案》要求,了解各地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整合环境宣教资源,环境保护部日前组成7个督导组,赴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14个省(区、市),开展2017年环保系统宣教任务完成情况调研督导。


总体来看,14省(区、市)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及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2017年环境宣教工作服务大局持续推进,如例行新闻发布工作相继开展,国家、省级、地市级新媒体矩阵基本形成,省级第一批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名单公布,社会宣传教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宣教产品类型丰富,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等。面对当前环保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省环境宣教工作还需在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加强组织保障、创新方法途径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1、宣教工作开展情况


例行新闻发布方面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14省(区、市)均设立了专职新闻发言人,并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突发环境事件、环境热点等,对外发布环境信息。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相继出台了例行新闻发布政策,湖北制定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和例行在线访谈的双平台信息发布模式等。


环保新媒体建设方面


省级环保系统新媒体矩阵基本形成。截至2017年年底,14省(区、市)均建立起以省级微博微信为核心,地市级环保部门配合联动的新媒体矩阵,并派专人运营管理。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市“双微”还进驻“企鹅号”“头条号”“网易号”“一点号”“澎湃问政”等,扩大信息发布渠道。多省市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网民展开线上互动,回复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政策法规等内容,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新媒体产品开发制作种类多样。14省(区、市)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宣传手段,开发了微电影、微视频、微动画、H5、图说及宣传片等种类丰富的宣传形式。2017年,上海积极与看看新闻网、上观新闻等门户网站合作,探索开展网络环保专题,制作环保短视频,并开发图说系列。新疆开发了环保音乐MTV《家园》。


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方面


由于前期工作基础不同,再加上地域限制条件,各省对于4类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开展时间和开展程度不尽相同,既有环境日期间省市区各级统一部署的开放日,也有结合各地各类主题活动向公众开放。


2017年,在环境保护部、住建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推动下,14省(区、市)均公布了省级层面第一批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名录,并制定相关措施和方案,明确了开放牵头单位、设施类型、开放频次和时间表。如黑龙江省选取多家先期开放单位,其中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7个工作组,针对不同公众需求进行解答。


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方面


14省(区、市)均高度重视环保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通过采取培训交流、定期座谈、加强沟通、主动服务等方式,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如湖北省不断完善以座谈、培训、项目合作为核心的协调沟通活动机制,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广东牵头建立了环保社会组织“月分享,越快乐”沟通机制,并启动“绿伙伴”公益行动计划,推动珠三角16家组织和粤东西北10家组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社会宣传教育方面


依托“六五”环境日等重大环境节日,14省(区、市)纷纷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系列活动,同时设计折页、海报等宣传品向公众发放,制作并投放环保科普片、动画片、形象片等宣传片。广西在环境日活动中新增爱心小屋旧衣服回收循环利用活动,邀请企业和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实现爱心公益与环保再生产业互助。云南在云南广播电台开设“环保之声”“关注绿色”“环保一分钟”等环保宣传栏目。内蒙古在环境日期间共组织开展纪念活动200余场,直接参加人员达20余万人;向全区2700万手机用户发送环境日主题公益短信,有效扩大社会影响力。哈尔滨市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展馆”,推行《哈尔滨市环境教育办法》,开展系列“保护绿水青山”“城市环保方程式”等生态体验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和学生广泛参与公益宣传活动。新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中以地方规章形式明确“每年6月为新疆环境教育月”。


2、环境宣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例行新闻发布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14省(区、市)中,仍有超过一半省份例行新闻发布未能有效落实,召开频次不足、形式不统一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新闻发布在设置议题、主动发布环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媒体矩阵建设力度有待加大。14省新媒体矩阵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好于其他城市。由于新媒体矩阵建设起步时间不一,工作基础较弱,策划宣传能力不足等原因,与“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目标尚有距离。


公众开放常态化、规范化机制有待完善。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宣传力度不够,开放对象、手段、内容还不够宽泛,影响力不足。各地环境监测设施开放工作较为规范,但企业自主开放意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责任担当。部分省市公众开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环境宣传活动主题、主体不够突出。部分省份存在开展环境宣传活动时主题发散、主体不明情况,未能主动有效围绕宣教中心工作设置相关活动,导致创新不足、主线不突出。


环境宣教工作基础保障薄弱。调研中,14省(区、市)普遍反映基层环境宣教工作基础保障薄弱,存在机构不全、编制不够、经费不足、专业欠缺等难题。有些省份环境宣教工作职能尚未独立出来;部分省市宣教专项经费不足,设备设施不到位;环境宣教人员普遍缺乏新闻宣传的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等,都影响了环境宣教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成效。


3、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调研督导,14省(区、市)对环境宣教工作提出了如下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环境宣教工作定位。环保靠宣教起家,也要靠宣教巩固成果。建议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更加明确宣教工作的主体定位,进一步推动基层环境宣教工作发展,真正发挥其专长和作用。


(二)多手段加强能力建设,打造专业化环境宣教队伍。建立交流培训和激励机制,为各地提供更多业务指导。定期举行如宣教工作研讨班、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新媒体工作培训班等业务培训及交流活动。加强市县一级宣教队伍建设、干部配备、硬件设施建设等,切实提高基层环境宣教部门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加强对新媒体矩阵建设的指导,提升整体能力。建议推动完善部、省、市三级联动网络,完善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机制,实现重大问题回应及时、信息共建共享、快速有效、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传播格局。


(四)推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深入落实。强化对例行新闻发布工作的认识,加强省级关于例行发布工作的指导,提高其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各地新闻发布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全系统新闻发言人矩阵建设,公布各省(区、市)环保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


(五)推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加强对开发设施场所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公众开放单位的交流学习,加强已开放场所的抽检评估、档案管理等工作,以强化环保公众开放工作规范化发展。


(六)建立宣教工作督导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宣教工作好的做法、经验予以推广,树立宣教工作领域的典型,鼓励宣教系统积极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宣教工作水平和实效。


2017年宣教工作督导组名单:杨小玲、何家振、赵莹、沈建、闫世东、白志军、于绪文、孟蝶、杨玉玲、李东、黄瀞漪、孙钰、张蔾蔾、赵闪闪、范青东


来源:中国环境报

往期回顾


不闻鞭炮声 中国民众环保过大年
速看!这些环保冷知识,你可能从来没听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