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依托于医联体项目,在早期房颤筛查方面做出新的举措,联合雨花台区卫计局,走进雨花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启房颤中心社区筛查的联合建设项目,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坚决做好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的角色。
房颤知晓率低,风险高、危害大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房颤人群已经超过1000万,但是由于较大比例房颤没有相关症状,整体公众知晓率低,大概在40%水平,规范化的治疗得不到任何保障。同时,由于房颤引起心力衰竭、中风的风险高,后果严重,造成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明显加重。所以,普及房颤知识社会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目前,房颤风险因素较多,往往综合影响因素较多,但是整体上和高龄,衰老等密切相关,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的发生率可达15-20%。进入老年化社会,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潜在杀手的存在,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实。“推动房颤的筛查非常必要,而推动老年人房颤的筛查则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电生理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教授对此感慨万分。
创意漫画海报,普及房颤知识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首批单位,同时又是中国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在房颤诊治领域,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受盛誉,尤其以陈明龙教授领衔的房颤中心团队,原创发布房颤治疗的“南京方法”,使数以万计的房颤患者受益。当前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房颤中心团队不断发力,值房颤日之际,一款新的房颤科普宣传创意海报同时发布,这组漫画全部由团队医生手绘完成,真实体现房颤与中风的纠缠不休的故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讲房颤治疗领域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此次海报发布,重点突出江苏省人民医院对于房颤急诊中风治疗的绿色通道,挽救了相当多生命,减少房颤中风后遗症。
房颤筛查进社区,社区百姓得实惠
以往,更多的是少数房颤患者因各种原因诊断后至大医院诊疗,这种模式非常被动,也客观上造成大医院拥挤的医疗环境,所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经多次进行江苏省心血管基层医疗健康行,致力于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普及心血管病的知识。对此,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说道,“我们心血管内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不断解放思想,致力于全省医生的心血管病诊治能力的提高,不断的走出去,走到各个县区,比如这次房颤日活动,就是我们对过去被动式医疗的反思,在源头上通过这样常规化的走社区活动,更早发现更多的房颤患者,最终减少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
实施分级诊疗,助力防控房颤
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雨花台区雨花西路113号,服务人口近9万人,年均门诊量已超30万人次。该中心地处老城区,周边退休职工较多,老年人比例较高,心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治压力较大。该中心始终以二级医院的科室配置实力来设立临床、医技等科室,现有进口CT、进口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彩色多普勒B超等设备,具有较好的房颤等一般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基础。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项目上,一直和雨花台区卫计局有着深入合作,此次联合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房颤中心联合筛查点,同时把筛查活动常规化,结合基层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居民的科普教育,把分级诊疗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居民。“我们依托三甲医院,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社区,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预防与医疗相融合的健康服务,这是改革红利的充分体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分级诊疗相关工作。”雨花台区卫计局局长褚堂琴还表示,将继续加快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社区居民享有高质量健康服务。“我们医院作为江苏省级医院的龙头单位,主动将房颤的防控战线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将社区全科医生的诊治水平切实提高,辅以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也参与进来,共建健康守护区,今后活动的内容会更丰富,加入的社区医院也会更多。”江苏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教授对此次活动充满信心。